硅藻土及沉淀技術的進展
沉淀技術的進展
污水處理中的沉淀過程用于實現進水顆粒與水的分離。主要沉淀技術的典型分離負荷和負荷值的提高代表了沉淀技術的進步。混凝技術提高了普通沉淀技術的分離精度,硅藻土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分離精度和負荷,磁分離和微砂沉淀技術不僅提高了幾十倍的物理作用,而且提高了硅藻土的分離精度

。總的來說,隨著污水成分的日益復雜,對污水排放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傳統的沉淀技術在截留污染物尺寸和分離效率方面已不能滿足要求。
目前,新沉淀技術的開發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分離速度和去除率上,依靠有效的凝結劑或物化方法來提高固液密度差。
硅藻土技術

硅藻土是一種硅沉積巖,由硅藻、放射蟲或海綿等遺體在古代地質時期積累,初步形成巖石。它由多級、大量、有序排列的硅壁殼組成,主要利用水解后的靜電作用促進系統中膠體的穩定和凝聚,實現沉淀和分離。
硅藻土的微孔結構還可以吸收病毒、細顆粒、重金屬和溶解物質,特定裝置中的硅藻土懸浮層也可以實現部分過濾。
將活化硅藻土處理印染廢水,COD去除率為74%,色度去除率為94%。江小紅等研究認為,當出水水質要求不高時,改性硅藻土可以單獨處理城市生活污水,添加生物膜或氧化池等生物后處理裝置可以進一步提高出水水質。

河南省永城市第一污水處理廠采用“A/O+硅藻土”協同處理工藝,硅藻土加量40mg/L,提高污泥沉降性能,縮短生化停留時間,節約占地面積,運行成本約0.4元/t,污水日處理量達1萬t,出水指標達GB18918-2002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實現連續穩定運行20。硅藻土技術在處理機制、影響因素及其控制、改性方法優化和硅藻污泥后處理方面仍有許多研發空間。硅藻土技術提供了結合混凝吸附過程的固液分離思路。
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