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設計特點
1.生活污水處理系列設備埋在地表以下。設備上的地表可用作綠化或其他用地,無需建造房屋和供暖.保溫。
2.A/O生物處理工藝采用推流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效果優于完全混合或二次.三級系列完全混合生物接觸氧化池。與活性污泥池相比,體積小,對水質適應性強,抗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內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一農業生產系統的負荷下,農業生產系統的去除率較高,可以提高空氣中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

3.A/O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填料體積負荷相對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段,泥漿產量較少,只需三個月(90天)排放一次以上泥漿(糞車泵送)。
4.除常規消聲措施(如隔振墊)外,該設備采用的鼓風機在房間入口處安裝了一個裝置,使設備運行時的噪聲小于A級50db(分貝)符合安靜社區要求,對周圍環境基本無影響。
5.埋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法不僅采用常規高空排氣,還采用土壤脫離措施。
6.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備自動電氣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損壞啟動緊急信號系統,運行安全可靠。一般人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要及時維護設備。

活性污泥技術
活性污泥技術是一種將空氣進入廢水的生物方法,使有氧微生物繁殖培養形成吸附能力強的活性污泥。生物方法已逐漸成為污水處理技術的主流方法。
活性污泥技術的基本流程:曝氣池.二次沉淀池.曝氣系統和污泥回流系統。從第一沉淀池流出的廢水和從第二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成為混合物。在曝氣池的作用下,混合物充分曝氣,使活性污泥與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吸附,被微生物群分解,凈化廢水。
活性污泥技術有很多種,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AB兩段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的序批(SBR)法.完全混合污泥法等。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設備優勢
懸浮物去除率95%,總磷去除率90%,COD30-85%的去除率,BOD30-82%的去除率(也可以回答處理效果)①運行成本低:采用微磁絮凝技術,加藥量少,約為普通絮凝劑的三分之一,磁種回收率高達99.6%
②操作簡單,維護方便:設備不需要反洗,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可靠③處理時間短.速度快.處理量大:磁盤瞬間產生重力640倍以上的磁力,處理量大**.流程短,總處理時間約3分鐘,多臺并聯運行,滿足處理要求④占地少.出水穩定:傳統絮凝沉淀約占地面積的1/8
⑤排泥濃度高:磁盤直接吸附污泥,連續打撈水面,通過排渣系統獲得高濃度污泥
系統占地面積小:對舊污水廠改造或用地緊張的污水處理項目具有較大優勢,對大水量景觀水體具有明顯優勢,不影響整體景觀規劃

工藝流程簡單: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系統故障少,操作方便,運行管理方便,排泥量少,污泥含水量低≦92%.減少污泥產生量,減少二次污染
降濁污水:渾濁的河流和景觀水可在4分鐘左右迅速澄清,出水濁度小于10ntu
降鱗污水:除磷效率在90%以上,市政污水處理后水質總磷含量小于0.1㎎/L,在處理河流景觀水時,系統對藻類的去除率>95%
污水處理設備